篇名
韌性城市,許文昌老師
作者
許文昌
日期
2024/03/14
內文
一、 韌性城市之意義
韌性城市(Resilient City),指城市面對天然災害(如颱風、地震、海嘯、土石流等)、能源危機、恐怖攻擊等事件發生時,能將其衝擊所造成之影響降至最低,並在最短時間內回復原來狀態。
二、 韌性城市之目的
(一)減災:城市面對衝擊時,將災害減輕,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。
(二)調適:城市適應極端氣候變化,透過城市設施改善,以對抗地震、水災及風災等之侵襲。
(三)永續:城市發揮韌性能力,以應付未來不確定性事件發生,追求城市永續發展。
三、 韌性城市之具體作法
(一)過往「與水爭地」,改變為「還地於水」。如增加河川行水面積、氾濫平原(如關渡平原)不得開發等。
(二)增加公園、綠地、廣場等開放空間,以增加透水面積。
(三)設置滯洪池、建物地下水庫等,以儲存雨水,並減少暴雨逕流量。
(四)鼓勵綠建築之興建,促進建物能源效率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
(五)以生態工法整治河川工程,增加地下水及生態復育。
(六)劃定高災害潛勢地區(如斷層、土石流、地層下陷、土壤液化等地區),禁止建築使用,以避免災害損失。
(七)監控災害徵兆,建立預警系統。
(八)其他相關措施。
關鍵詞
韌性城市、災害
延伸學習
該期刊-上一篇
該期刊-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