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篇名
非市場價值之估價方法,許文昌老師
作者
許文昌
日期
2025/08/14
內文
非市場價值(如自然資源、環境資源、遊憩資源、古遺文化資源等)之估價方法有旅遊成本法、特徵價格法及條件評價法等三種。
(一) 旅遊成本法:利用旅遊者之願付價格(包括交通成本、門票費、住宿費、餐飲費、時間成本等),建立旅遊者對旅遊地點之旅遊需求曲線。此需求曲線所涵蓋之面積,即為該不動產之非市場價值。如圖所示,需求曲線AB是由邊際效用(MU)所導出,需求曲線即是邊際效用曲線。第1單位之邊際效用為MU1,第2單位之邊際效用為MU2,第3單位之邊際效用為MU3,……,第n單位之邊際效用為MUn。
MU1 + MU2 + MU3 … + MUn = TU
其中:
TU:總效用。
TU即圖中△0AB之面積,亦即非市場價值。
- 優點:結合旅遊地點之消費市場,可以具體衡量非市場價值。
- 缺點:對未開放觀光旅遊之資源,難以適用。

(二)特徵價格法:當市場上類似不動產成交時,以迴歸模型衡量不動產各種屬性(即特徵)對該不動產價格之貢獻。例如:
P = a + b1X1 + b2X2 + b3X3 + … + bnXn + e
其中:
P:不動產價格(即因變數)。
a:縱軸截距(即常數項)。
bi , i = 1, 2, 3, …, n:迴歸係數。
Xi , i = 1, 2, 3, …, n:不動產各項特徵(即自變數),如交通條件、芬多精含量、負離子含量、物種多樣性、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、相關服務設施(如住宿、停車等)。
- 優點:以實際成交價格(即樣本),推求勘估標的價格,具有客觀性及市場性。
- 缺點:實際成交價格取得不易,且樣本數太少。
(三)條件評價法:藉由問卷之設計及訪問,探求受訪者保留該不動產所願意支付之最高給付價格,或失去該不動產所願意接受之最低補償價格。以此最高給付價格或最低補償價格衡量該不動產之非市場價值。
- 優點:可以廣泛應用於非市場價值之評估。
- 缺點:屬於心理層面之主觀價值,而非市場層面之客觀價格。
關鍵詞
非市場價值、旅遊成本法、特徵價格法、條件評價法
延伸學習
該期刊-上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