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名
住宅市場之問題與建議,曾榮耀老師
作者
蘇偉強
日期
2020/05/21
內文
各位同學好
今日專欄為各位同學整理有關土地政策中,住宅市場之問題與未來建議:
一、當前的主要住宅問題
(一)價格問題
都會區房價過高。地價巨幅上升,房價隨之高漲,使得一般受薪階級畢其一生積蓄,難購一屋。因無恆產,亦難培養匠心,影響社會安定。
(二)數量問題
空屋率高,囤房嚴重。台灣空屋率高,但租屋市場並不發達,顯示擁有空屋者係著眼於保值與投資,期待未來增值之利。此外,建商仍持續推案,使得市場形成超額供給。
(三)品質問題
有土斯有財的迷思。每一個人都想擁有自己的住宅,結果人人被迫購屋,推升房價,一輩子淪為屋奴,生活品質差。再者,為能擁有一處自有住宅,許多購屋者寧願購買小面積甚而環境條件差的住宅,使得居住品質並不理想。
(四)市場問題
住宅市場失靈。價格機能無法有效指導住宅市場真正供需,尤其住宅市場為不完全競爭市場,住宅價格資訊不完全、不對稱,使民眾無法獲知正確價格,也使得買賣雙方協商交易成本高。
(五)政策問題
缺乏整體住宅政策。政府為實現「住者有其屋」或追求所謂的居住正義,多年來推動各種健全住宅市場及住宅補貼等措施,缺僅因缺乏完整配套或投鼠忌器,始終無法讓住宅價格合理化,亦未能進一步提升居住環境品質。
二、未來建議
朝向抑制投機需求、增加房地供給、健全不動產制度:
(一)價格問題之解決
- 建立土地儲備制度:實施重大建設時,其周邊土地的地價常大幅上漲,容易成為投機炒作的對象,有礙地方建設的正常發展。為了防止上述不正常現象發生,政府可採行區段徵收,或土地預購制度,並將所取得之部分土地供興建社會住宅。
- 進行房地稅制改革:配合實價登錄建構完整的實價課稅機制,加重囤房者的持有成本,並提高其交易成本,以抑制房市投機炒作,實現租稅、居住及社會的公平正義。
- 實施空地限建:當地價正在飆漲,或顯有土地投機炒作跡象時,為抑制地價飆漲,增加土地供給,政府可選擇公共設施完備的地區,規定區內空地限期建築使用,逾期不建築使用者依法課徵空地稅,或照價收買,以發揮嚇阻作用,逼使其從速使用,增加住宅供給。
(二)數量問題之解決
- 提高空屋的運用效益:國內住宅空屋率居高不下,為解決空屋率過高問題,政府可透過租稅獎勵或補貼手段,吸引空屋持有人釋出既有空屋,再透過民間非營利組織成立各種租屋服務平台,協助民眾租屋與管理。
(三)品質問題之解決
- 積極推動都市更新:鼓勵大面積整體開發更新,將建商引導到都市更新方向開發土地,一方面可維持建商正常營運,一方面可抑制更新地區以外的房屋供給,提升住宅品質。
- 改變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:透過資訊性工具,行銷「以租代買」理念,改變國人「有土斯有財」的傳統思維,避免年輕族群及弱勢族群成為屋奴,也可解決空屋過多的問題。
(四)市場問題之解決
- 健全房市資訊揭露制度:為引導住宅市場健全發展,政府應定期蒐集、分析住宅市場、交易價格等相關資訊,並定期公布供民眾查詢。而為利推動實價課稅,也必須先建構實價登錄制度的完整性與可信性,才能讓課稅基礎逐步貼近實價。
(五)政策問題之解決
- 整合住宅補貼政策:針對近年來政府為增加住宅持有率所提出的各項政策予以全面檢討,並作適當的規劃與整合,使住宅的補貼政策能兼顧公平與效率。
- 推動只租不售社會住宅:由政府選擇適當區位之公有土地、民間合作興建或採BOT方式興建社會住宅,再以合理租金出租予符合一定資格條件(弱勢)民眾居住使用,以紓緩高房價引起的居住問題。
- 社會住宅去標籤化:社會住宅常被認為是貧困、弱勢者集中居住的地方,而背負「鄰避設施」之污名。故政府在規劃時,必須採取參與式的設計與規劃,將民眾意見納入政策規劃過程。
關鍵詞
住宅市場
延伸學習
該期刊-上一篇
該期刊-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