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篇名
WTP與WTA之應用,許文昌老師
作者
許文昌
日期
2025/09/18
內文
(一) 不動產成交之條件:
不動產交易中,買方購買不動產所願意支付之最高價格(Willingness to Pay, WTP)大於賣方出售不動產所願意接受之最低價格(Willingness to Accept, WTA),雙方才會成交。成交價格(Transaction Price, TP)落在WTP與WTA之間。析言之:
- 買方願付最高價格小於賣方願受最低價格,雙方不會成交。
如圖①所示,D代表買方在不同價格下購買意願之強弱。S代表賣方在不同價格下出售意願之強弱。D與S在第一象限無交點,表示買賣雙方不會成交。 - 買方願付最高價格大於賣方願受最低價格,雙方才會成交。
如圖②所示,D與S在第一象限有交點,表示買賣雙方才會成交。成交價格落在WTP0與WTA0之間。假設買方購買意願等於賣方出售意願情況下(即雙方意願皆在W0)成交,則成交價格TP0。總之,不動產成交條件如下:
WTA0 ≤ TP0 ≤ WTP0

圖① 買賣雙方不會成交

圖② 買賣雙方會成交
(二) 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:
買賣雙方成交後,買方擁有消費者剩餘,賣方擁有生產者剩餘。雙方在雙贏之情況下成交,皆大歡喜。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皆是一種心理感受。自願交易可以提高買方福利,亦可以提高賣方福利。總之,自願交易可以提高社會福利。
消費者剩餘 = WTP0 - TP0
生產者剩餘 = TP0 - WTA0
(三)稟賦效果:
就同一人而言,針對特定不動產,WTA會高於WTP。此稱為稟賦效果(Endowment Effect)。換言之,同一人就失去不動產之痛苦效用,會高於獲得該不動產之快樂效用。亦即「失去」比「獲得」更痛若。例如,現行土地徵收採市價補償,但土地所有權人還是不滿意,這是稟賦效果所造成。
稟賦效果是一種心理因素。土地所有權人持有不動產一段時間後會產生「依戀不捨情感」。時間愈長,依戀不捨情感愈濃厚。基此,就同一人針對特定不動產形成下列關係:
WTP + 依戀不捨情感價值 = WTAM
是以,WTA > WTP
上開依戀不捨情感價值,即是稟賦效果。總之,站在徵收者立場,希望採「市價」補償;但站在被徵收者立場,希望採「高於市價」之補償。
關鍵詞
WTP、WTA、不動產、依戀不捨情感
延伸學習
該期刊-上一篇